关于东宁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4-09-28  发布人:  作者:  来源: 浏览量:2586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县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增长乏力,财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为此,财政部门充分发扬敢闯善拼精神,积极应对,迎难而上,抓收入、优支出、促改革,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基本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大项目的“四保目标”。

    (一)财政收支情况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897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8.6%,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2175万元,增长1.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37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9.3%,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收5370万元,增长7.2%;上划收入完成3860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7.1%,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减收3195万元,下降7.6%。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544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9.7%,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支19892万元,增长20.8%。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口径,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加、减与中央、省的税收返还、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和专项上解后,当年全县总财力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政府性基金完成2194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42.7%,同比增收4094万元,增长22.9%。其中,政府性基金完成905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235.9%,同比增收2251万元,增长33.1%;社保基金完成1289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1.7%,同比增收1843万元,增长16.7%。

    基金支出完成2449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59.3%,同比增支6576万元,增长36.7%。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160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02.3%,同比增支4733万元,增长68.9%;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289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1.7%,同比增支1843万元,增长16.7%。

    (二)预算执行特点

    1.财政收入小幅增长。我们克服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减税、煤矿整合、房地产调控等多项不利因素,采取超常措施,确保了各项税收应收尽收。一是煤炭业税收大幅下滑。受上级安全生产政策、煤炭企业整合、吉林电力企业用煤量下降等影响,煤炭企业实现税收22198万元,同比减收1697万元,下降7.1%。如扣除2013年1月份入库的2012年尾税2150万元,煤炭企业实际减收近4000万元。二是建筑业税收小幅增长。受总部经济丽致公司影响,建筑业实现税收12056万元,同比增收108万元,增长0.9%。如扣除总部经济丽致公司上缴的4183万元税收,建筑业税收实际呈下滑态势。三是房地产业税收运行平稳。实现税收9548万元,同比增收1558万元,增长19.5%。增收原因为加大房地产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和调高企业所得税核定税率及征收个人所得税利股红税影响税收。四是鞋辅料出口经销萎缩。实现税收5705万元,同比减收1952万元,下降25.5%。五是金融保险业税收稳中有升。实现税收5624万元,同比减收2312万元,如扣除上年总部经济限售股转让所得税因素,实际同比增收1268万元,增长29.1%。六是契税、耕地占用税大幅增长。实现税收20909万元,同比增收5274万元,增长33.73%。

    2.财政支出实现“四保”目标。我县克服税收征收难度大、财力缺口大、刚性支出增加等不利因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基本实现了各项支出目标。一是职工工资实现新增长。全县在职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在全市五市县率先由双8%提高到双10%;提高工作和生活津贴标准,年人均增加2000元;提高艰苦津贴补助标准,年人均增加360元;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标准,人均月增加200元;社区干部提高工资,财政年增支22万元;退休社区干部增加生活补贴,财政年增支19万元。二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们整合支农资金,兑现粮食补贴,补贴61.9万亩农田,2.38万户农民受益;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补贴面积3.47万亩,2800户农民获益;兑现良种补贴资金,补贴面积66.2万亩,2.66万户农民获益;及时发放奖励资金,支持金融企业开展三农业务;发放农村低保和救助、养老保险补贴,5100名低保人群和1.5万农民受益;及时发放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为16.3万人次报销医疗费3573万元;加大农田水利、水库加固除险和农村饮水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支持杂交榛子、黑木耳、水稻育秧、烤烟等特色产业发展,投入资金725万元;稳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投入资金480万元为全县16.5万亩玉米、21.5万亩大豆、1.8万亩水稻、1000亩小麦投保,使全县农业生产得到保障;提高县乡公共服务能力,拨付资金550万元;投入资金797万元,保障村组织正常运转。三是统筹财力加大民生投入。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百姓,我们着力关注和改善民生,加大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棚户区改造投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及配套资金4631万元,助推我县铁路和公路建设提档升级;路灯、电费、广场及市政建设、保洁车、环保厕所、清雪、绿化等加大投入,全县市容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加大企业养老坐实个人账户和个人补助投入,全县1.13万离退休企业职工获益;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中医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矿山环境治理资金500万元,用于生态恢复;发放出租车、农村客车油价补贴资金1522万元,全县600台出租车、131台农村客运车辆受益;发放城市低保、御寒补贴、物价补贴、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326万元,6.1万人次低收入家庭和居民受益;发放公益岗位、孤儿、残疾人、流浪人补贴1271万元;偿还政府性债务1.15亿元。四是推动教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为促进教育文化事业长足发展,我们多渠道筹措教育文化资金,支持老黑山小学、三岔口小学、绥阳中学、大肚川中学、第三中学、第二中学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2369万元;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637万元,2万名中小学生受益;支持要塞、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及免费开放投入资金1554万元,我县知名度有效提升;支持我县普高、职高、特教、民族教育发展,投入资金688万元;发放农村贫困寄宿生、校车、农家书屋等补助资金292万元,1100名贫困生、9所村级小学受益;支持电视台数字化、广播无线覆盖及体育设施建设,投入资金612万元;支持幼儿教育提档升级,投入资金271万元;图博馆建设投入资金2000万元。五是扶持全县骨干企业、重点行业发展壮大。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黑木耳大市场、肉牛养殖等企业扩大生产;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粮食企业维修改造和消防安全建设;支持华宇、育泉、雨润、百佳、热电、和兴煤矿等中小企业挖潜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富鹏、华信、吉信等企业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和国际业务开拓。

    3争取资金成效显著。鉴于2013年国家和省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受灾严重地区、我县向上争资难度较大的实际,我们围绕“两眼向外,重心向上”的聚财思路,狠抓对上争资工作。发扬“四干精神”,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准确把握上级财政资金动向,有效提升了对上争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部门间横向联系,围绕国家相关政策和投资导向,切实做好项目的筛选、包装、推介和上报。加强对上沟通联系,通过派干部上挂等举措,与上级财政部门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工作联系机制,实施动态跟踪、无缝对接,用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时间“跑省进厅”,以真情、热情、友情赢得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2013年,共争取到位专项资金10.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7%,有效缓解了我县的财政压力。

    4财政改革扎实推进。一是政府集中采购更加节约。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严格政府采购纪律,采购中心加强管理,全年完成采购项目1111笔,完成采购预算金额10269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836.8万元,节约支出1432万元,节约率为14%。二是财政投资评审更加严格。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围绕“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目标,全年完成木耳博物馆、宝玉石基地、敬老院和学校维修、三中食宿楼、滨河公园等82个项目22318万元预(结)算评审,审减资金4575万元,审减率20.7%。三是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按照省厅要求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共检查34家单位固定资产,对查出的个别单位帐实不符、固定资产未入帐现象进行了整改。加大超标、超编公车清理力度,共清理出违规车辆39台。四是电子票据改革更加稳妥。严格贯彻“以票治费、以票促收”管理机制,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电子开票、银行代收、全程跟踪,源头控制”的征管要求,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全县共安装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智能卡348个,并为243家单位代开票据355笔,降低了部门支出成本。

    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做好2014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2014年影响我县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对全县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一是国内外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二是县内骨干税源和支柱行业仍处低谷期且短期内不会回升,三是我县引资落地大项目尚未达产达效,财政贡献率较低,四是落实结构性减税、取消和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特别是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及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叠加将导致财政收入将低速增长,五是持续改善民生及偿还政府性债务、推进城镇化建设等刚性支出继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仍将较为突出。

    编制2014年财政预算编制及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委全会、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税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确保完成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打造东宁经济社会发展升级板、争当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排头兵奠定基础。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2014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全口径财政收入安排131432万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上划收入安排40605万元,同比增长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90827万元,同比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1602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0.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28900万元,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支出安排6616万元,教育支出安排23165万元,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31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564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安排5734万元,城乡社区及节能环保支出安排1397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1001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地震等事务支出安排905万元,交通运输、资源勘探及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安排10003万元,商业服务业和粮食安全物资等事务支出105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安排6274万元,其他支出635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安排为:基金收入安排19438万元,同比下降11.4%;基金支出安排19438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6.4%。

    三、2014年财政重点工作安排

    (一)大力组织收入,确保完成任务

   加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及时组织收入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收入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税收增长潜力,完善税源监控,了解掌握税源结构,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强财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涉税信息共享,严格依法强化税收特别是主体税种收入征管,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加强对骨干税源企业的跟踪服务,针对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实行动态监控,解决其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努力挖掘费源,加强对“缴罚分离”单位监管,确保非税收入足额入库。确保财政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半年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年底超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二)支持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扶持引导作用,真正扶持一批创新型、纳税型企业,为财政增收发展筑牢基础。加大跑省进京力度,积极发挥人脉优势,切实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多方筹措和调度资金,加快推进东宁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我县加快向开放型经济转型,促进对俄投资合作,优化对俄经贸结构,加快大通道建设。支持我县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动黑木耳产业走生态、绿色、环保之路,建设以黑木耳、山野菜、俄产粮食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生态建设。支持我县加快向现代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全产业链的资源深度开发、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加快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我县加快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推进东宁撤县建市工作,重点支持 “中心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建设。支持我县加快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会展产业和专业市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优化支出结构,践行群众路线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央、省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会议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差旅费、接待费等管理办法,压缩一般性支出规模。按照省厅要求对“三公”经费能压则压,该减则减。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保障重点支出,切实改善民生。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惠农富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政政策,支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投入力度。

    (四)深化财政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在税收体制上、收入划分上、支出责任上、管理制度上全面推进财政改革。一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健全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增强预算编制、执行透明度,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积极打造透明财政、阳光财政。二要深化国库管理改革。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和运行机制,提高集中支付预算单位覆盖率和财政性资金覆盖率。继续推进公务卡全面铺开,全面掌握财政资金运行轨迹,有序开展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和现金使用比例控制制度,扩大财政资金动态监管范围。三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有序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准,严格采购工作程序,规范采购行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要强化财政同步监督。全面落实制度约束、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绩效监督、内部监督五位一体的同步监督格局,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