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垃圾革命”让废弃菌袋变“香饽饽”

日期:2019-04-17  发布人:宣传部訾立民  作者:訾立民 史琳 孙昊  来源: 浏览量:1123

86个标准化集中堆放场80%以上回收率
东宁“垃圾革命”让废弃菌袋变“香饽饽”

□訾立民史琳本报记者孙昊

东宁市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美誉,近年来,为破解农村生态污染,该市紧扣废弃菌袋、废弃农药包装物等源头治理,探索实践,创新举措,掀起了一场“垃圾革命”,使全市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

东宁市作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黑木耳栽培规模约10亿袋左右。然而,年产生的25万吨废弃菌袋,已成为农村凸显的生态问题。近几年,该市积极探索废弃菌袋源头管理、袋料分离和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回收,并通过企业化运作,塑料、燃料、肥料多渠道利用,使废弃菌袋成了抢手货。

在东宁镇大城子村废菌袋堆放场,大型滚筒袋料分离机不停地运转,附近7个村的废弃菌袋在这里“秒变”菌糠和塑料,分别被运往生物质发电厂和废弃塑料再生企业。据企业负责人孙桂芳介绍,将分离出来的菌糠直接运往吉林省汪清县生物质发电厂做燃料,每立方米售价在57元左右。

东宁市按照“有标牌、有围挡、有出口、有专人管理”的“四有”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标准化堆放场,实行定点堆放、集中处理。目前,全市已建成86个标准化集中堆放场,实现了对全市100个行政村的全覆盖,集中堆放废弃菌袋9亿多袋。同时,该市历经4年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大型滚筒袋料分离机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生产能力达每小时15万袋,目前已广泛运用在全市各堆放场,为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走进东宁市废弃菌料综合利用基地,在去年建成的阳光大棚上,“燃料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的标语格外醒目。东宁市现有从事袋料分离、销售的企业3家,年销售废弃菌糠1.5亿袋、3.75万吨,占废弃菌袋总量的15%;现有新思生物质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宏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昌颖生物质颗粒厂等固化燃料企业11家,年可消化利用废弃菌糠0.6亿袋、1.5万吨,占总量的6%;现有生物质有机肥企业2家,年可处理废弃菌袋1.6亿袋、3.98万吨,占总量的15.9%;现已建成废弃塑料再生企业2家,其中,东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可生产塑料颗粒200吨左右,年处理废弃菌袋1亿袋。塑料、燃料、肥料……“垃圾”制成品构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据了解,该市十几家废弃菌袋综合利用企业,年均利用废弃菌料10万吨以上,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找到了平衡点。

红色的废弃农药瓶回收桶遍布广大农村,几百名专职捡拾员奔走在田间地头……近几年,为了保护家乡绿水青山,彻底解决废弃农药包装物的污染问题,东宁市构建了以镇村为回收主体、农药经营者主动作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彻底打响了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战役。为了确保废弃农药包装物“回家”,让它的“回家之路”更顺畅,去年,该市财政列支78.2万元专项资金,专门定制了7000个具有编号的防渗漏、防腐蚀功能的回收袋,免费发放环保服装、手套等捡拾工具,并聘用专业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输和无害化处置。成立了农药经营者协会,由协会建立回收处置基金,募集基金近9万元。全市100个村明确了专职捡拾员233人,建立了有明显标识、有规章制度、有专人管理的储存库。

61岁的徐恒昌是东宁镇大城子村专职捡拾员,他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一边捡拾,一边宣传,去年仅此一项,收入近千元。在严密的储存库里,村委会主任李涛说,每袋废弃农药包装物给补贴13元,去年市里下达了60袋的任务,全村完成了100袋。现在村民都主动捡拾,主动往村里送,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已经成为了自觉行动。

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捡拾行动,每回收1袋废弃农药包装物市里给予10元补贴,各乡镇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激励办法。老黑山镇每回收1个废弃农药瓶给予0.15元奖励,农户可在就近商店换取等价商品;大肚川镇将回收与扶贫紧密结合,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捡拾增加收入……

2018年,全市共回收6500袋、65吨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2万多农民直接参与了捡拾回收活动。

如今,漫步边城东宁,废弃菌袋变成“香饽饽”了,废弃农药包装物顺利“回家”了,一幅美丽、宜居、整洁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