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耳 黑产业带动贫困户走向脱贫快车道

 

进入“夏至”,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的东宁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木耳菌袋一袋连着一袋悬吊在半空中,吊袋菌包上黑泱泱长满了成朵的木耳,一朵朵木耳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东宁市黑木耳产业不仅带动全市农户增收,更成为东宁市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项“黑金”产业。

据悉,刚刚结束的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三届一次理事会上,东宁市再次当选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会长单位。

东宁在哪里?

东宁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 居中俄朝三角交界地带中心,东与俄罗斯接壤,是国家对俄开放的重要窗口、参与东北亚合作的重要前沿

中国黑木耳第一市(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年均栽培黑木耳规模10亿袋左右,产量5.8万吨,约占全国年均总产量的1/6。东宁雨润绥阳黑木耳交易大市场,年均交易量20万吨,交易额120亿元,交易量占全国年均交易总量的2/32019年,全市黑木耳栽培规模8.2亿袋,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带动1.5万户2.9万人直接就业

这里的木耳为啥好?

东宁市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6℃,素有“塞北小江南”美誉。森林覆盖率达85.3%,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先后独创了生产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新菌种的选育、锯末替代料的开发、黑木耳棚室吊袋、越冬栽培、元宝耳生产等多项新技术,使黑木耳生产技术引领全国,提高全国黑木耳栽培科技水平。

黑木耳如何助力脱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东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黑木耳主导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黑木耳全产业链扶贫,带动全市贫困户增收致富。到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785余万元,建设了黑木耳菌包厂、黑木耳吊袋大棚、合作社抱团发展项目,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提供了产业支撑。

一是打造产业项目集群,为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2019投资1800余万元建设了东宁市菌包厂项目一期工程,当年投产见效,以对外租赁收益模式对全市贫困户开展兜底帮扶。2019带动19户整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元,同时以贫困户劳动力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设计了5个档次的差异性收益分配方式,带动所有贫困人口增收320元到1110元不等;自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40余万元,建设黑木耳吊袋大棚160栋,通过对外租赁的方式可实现年收益30万元左右,带动全市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分红受益,并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个,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多元。

二是落实产业优惠政策,激发贫困户发展动力。依托黑木耳产业链条及黑木耳产业项目,以优惠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黑木耳产业,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贫困户可享受菌包厂菌包每袋0.2元的优惠,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贫困户每户可免费使用1栋黑木耳吊袋大棚,同时对种植黑木耳的贫困户免费开展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产业指导员全程跟踪服务,确保贫困户真正掌握种植技术,降低种植风险。目前全市有28户贫困户从事黑木耳生产,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通过黑木耳产业实现贫困户就近就地务工增收。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的开展定向岗前技术培训通过落实相应奖励政策,鼓励黑木耳菌包厂、黑樽、佰盛企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鼓励黑木耳种植大户优先雇佣贫困户从事黑木耳采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5名贫困人口通过黑木耳产业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增收0.4万元左右。

三是鼓励大户引领带动,实现贫困户“抱团发展”。东宁市突出黑木耳产业“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合作社+贫困户”“企业+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在全市所有的六镇开展“合作社+贫困户”发展带动模式,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社中,通过参加劳动、参与决策等方式深度参与合作社运营发展。2019年,全市通过实施“报团发展”项目带动269户贫困户增收入4200元左右;鼓励宏福山珍、北域良人、龙达等东宁市内的黑木耳加工企业对贫困户的黑木耳、山野菜等农产品进行定向收购,进行包装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驻超市和电商销售,增加贫困户收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曾经不起眼的小木耳已成为东宁实施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2019年全市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3万元,其中仅黑木耳产业带动增收8000元左右。到2019年末,东宁全市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