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秋冬季防疫工作措施


 

当前正值秋冬季节更适宜病毒生存和传播,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有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反弹,做好我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人民生产生活正常化的关系,常态化疫情防控是生产生活正常化的前提和基础,生产生活正常化是常态化的目标。要建立完善早发现的快速反应、应急触发机制,严格管控、精准设防,落实四早要求。各类一旦发现病例要第一时间吹哨。强化信息推送,通过数据+网格化落地查人,迅速准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扩大核酸检测能力,第一时间找到密接者和密接者的密接者,做好集中隔离、居家医学观察和救治等工作,尽快拉开网、兜住底,以最快速度切断传播链,把疫情消灭在零星偶发散发状态。要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工作。

二是处理好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的关系。当前要把境外输入作为防控工作重点,以外防输入的成效为内防反弹赢得主动,口岸要守好国门完善对入境人员特别是跨境司乘人员全流程闭环管控,做好对进口冷冻冷藏食品的检验检测,卡住传播源头,拒病毒于国门之外。

三是处理好预防流感和防控新冠肺炎的关系。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季节性因素与黑龙江省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叠加影响,精准有效发挥医院、发热门诊的监测预警、预检分诊作用。要采取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方式,加大宣传个人防护和防疫科学知识,从自我防护做起,让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减少在密闭空间场所聚集,保持合理社交距离,成为公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传染感染风险。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健全指挥体系

坚持疫情防控领导体制、指挥体系不变,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指挥部统筹卫生健康、应急、市委办、公安、民政、商务口岸、市场监管、海关、边检、交通、教育、文体广电旅游、财政、乡镇、绥阳林业、城乡工作局、农业农村、林草、工信等部门资源,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好常态化防控措施

按照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预防为主,做好个人防护的常态化。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公筷制、少聚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行为方式不仅能够防控新冠肺炎,也能够防控其他传染病,是很好的措施。良好的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是专群结合,以专为主,做好专业机构防控工作的常态化。要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基本方略贯穿到专业机构的日常工作,成为我们专业人员的自觉行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怎样才能够及时发现传染源?这里对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这些专业机构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出要求,这是至关重要的,病毒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依靠核酸检测这个金标准科学的划定防控区域的最小单元,果断采取精准围堵,实现对散发病例或者聚集性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三是突出重点,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工作的常态化。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分类有序地开放其他公共娱乐场所。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机构要根据机构特点认真进行排查,补齐短板,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加强个人防护指导,降低受疫情影响的风险。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常态化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方面强化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海关检疫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另一方面要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落实龙江健康码,推进人员有序流动。

五是落实四方责任,使防控工作全面常态化。全面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系统部门的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家庭个人的自我防护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促进防控工作的全面常态化。

统筹协调平战切换

关口前移,分级响应,精准防控。平战结合织密防护网,做到关注三个重点,做到六个提升,防范三个风险。

(一)关注三个重点

一是重点场所。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海鲜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整治,落实清洁、消杀、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做好冷链食品、环境、涉及从业人员抽样核酸检测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民政服务机构、监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防控措施的落实。二是重点人群。重点指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学生、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和避免人员聚集,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同时做好境外及国内高风险地区输入人群及直接接触进口生鲜制品的人群管控。三是重点环节。重点关注进口货品流通、加工、销售环节。开展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为重点对象,以生鲜、冷冻畜禽肉类产品及水产品为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大对餐饮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以生鲜、冷冻水产品等为重点,严把进口检验检疫关,切实加强进口食品追溯管理。按照管好小门的要求,压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环境和重点部位清洁、消毒。做好入口值守工作,加强对重点场所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定期对售卖商品、场所进行抽样检测,防止由物及人的疫情传播和扩散。同时,开展防控重点环节梳理,找出不足、堵住漏洞,盯紧、防住。

(二)做到六个提升

1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

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46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同时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及防控需要及时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按照10:1.5:1混采检测,1:1单样检测的方式开展核酸检测

2提升流调溯源能力,构建卫生健康、公安、通信、社区(农村)人员四位一体流调机制,确保信息精准高效。

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公安、通信、社区人员四位一体流调机制,充实流调人员。加强流调队伍人员培训力度,强化流调技能,提高溯源流调水平,疫情发生时釆取多部门联合,综合运用公共卫生、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旦发现疫情要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3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落实四集中原则,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

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加强组织协调、医疗力量调配和医疗设备配备,对新冠肺炎患者实行定点集中治疗,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进一步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尽早介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重症病例转至牡丹江治疗;加强治愈患者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要做好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病区(病房准备。一是加强定点医院改造。我市确定定点医院为结核病防治所,中医院做为储备医院不断完善定点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硬件。二是完善定点医院启用方案。5以下新冠患者时启用结核病防治所,5例及以上时启用中医院。定点医院(或独立院区)启用时必须48小时整体腾空,不得将新冠肺炎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收治于一家医院(或一个院区)。

做好绥东一体化联防联控工作与绥芬河市资源共享,建立从采样、检测、救治队伍、设施设备、定点医院等系列资源共享清单,形成支援性共识,完善绥东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

要加强医疗力量和物资设备保障准备。一是统筹调配医疗力量。要对我市医疗力量,特别是重点科室医疗力量以及可以整建制调派的医疗力量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底数情况台账,能够随时调用。加强同绥芬河市的医疗资源共享

4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指导,落细落实四早要求。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首先就是要落实四早要求,而要求的核心就是早发现。由于目前新冠患者中无症状比例高、初期症状普遍较轻且不典型加之患者就诊行为多样,部分医疗机构识别意识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疫情及时发现难度大。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我们就要关注哨点搞好监测。要认真落实省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各类哨点责任的紧急通知》(黑疫指办发〔2020165),充分发挥发热门诊、药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中心、口岸海关、车站、社区(农村)排查等各类哨点作用,落实四早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发热门诊(诊室接诊的所有发热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例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施多点触发监测,在口岸开展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在连锁药店开展退烧、止咳等药品销售情况变化监测,在互联网领域等开展大数据智慧化监测,围绕进口冷链食品入境、通关、仓储、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发现疫情线索迅速开展核实调查。同时,做好重点人群监测。对纳入社区管理的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出院新冠肺炎患者、入境人员等类人员,要做好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者,并引导其就近前往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和检测。做好密切接触者监测。对本地发现和外地推送的密切接触者要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新冠肺炎症状,要及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检测。做好环境监测。在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海鲜市场)、超市等各类交易市场(包括附设冷库以及专业冷冻冷藏库房、医疗机构等开展环境监测,对国产和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存储、运输设施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重点加大对来自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进口冷链食品的监测力度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

要依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层人才疫情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坚持理论与实践操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模拟演练、实践操作等方式,举办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训、信息技术骨干人才培训,疾控人才短期培训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训等能力提升培训,重点提升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技能。至少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联合模拟演练。

5提升物资保障能力,备齐备足各类防疫物资,稳定企业正常产能,夯实疫情防控基础保障。

要严格落实宁可备而不用,绝不能用而无备求,结合实际研究建立本地区重要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完善储备物资调用机制。加强药品、防疫物资、抢救设备等医疗物资统筹调度,在开展医疗物资储备和需求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本地区新冠肺炎防控医疗物资储备品目和数量,医疗物资储备数量原则上应当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要做好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转运、处置处理设施准备。统筹协调口岸疫情防控一线物资保障和设施设备配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生活必需品保障。物资储备均应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6提升群众防范能力,引导群众增强防护意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共同抗疫强大合力。

通过各类宣传方式,将科普知识向城乡社区、农村地区、重点场所下沉,科普技能向重点人群和公众普及,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公众个人防护指导,减少人群中可能的接触或暴露,将健康知识宣传出去,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健康行为,保证宣教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在宣传中向群众强调在落实防输入过程中每个公民的个人责任,要让防控新冠人人有责形成共识。要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和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加深,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保证宣传的科学性。要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

(三)防范三个风险点

第一个风险点:境外输入病例管控。一是第一入境点管后回来的人员落实健康管理要求,每日体温等健康监测。二是隔离及院感防控。集中隔离场所。根据不同疫情规模,准备足够的、符合标准的隔离场所,按照病例和需要隔离人员1:100比例设置隔离房间,足额配备组长、医务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公安干警等工作人员。至少准备1处符合标准、可随时启用的集中隔离备用场所。隔离管理由应急局牵头管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需派驻公安民警、社区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疾控机构人员负责指导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每日开展至少一次巡回检查。做好物资保障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院感防控工作实行医疗机构书记(院长负责制,各医疗机构要通过专题会议部署,严格执行院感防控相关制度和标准预防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院感防控工作,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加大患者收入院和住院期间管控力度,落实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等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内零感染目标。各医疗机构要组织开展院感防控全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应急演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减少人员现场聚集。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院感工作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第二个风险点:生物安全。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传播特性、致病性和临床资料等信息,该病毒按照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核酸检测操作应当在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进行,同时采用不低于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做好检测实验室备案管理工作,压实实验室设立单位主体责任,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实验操作技术、个人防护、检测样本处置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规范实验人员新冠病毒样本检测操作流程,提升检测能力,保障检测人员和周围环境安全。要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新冠病毒毒株和相关样本,要认真做好新冠病毒毒株及样本运输、相关样本处置、毒株分离和保藏,确保安全。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实验活动,防止实验室泄露或人员感染,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万无一失。

第三个风险点:冷链食品管控。各地要贯彻落实防控策略,坚持人、物同防,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疫情防控物防工作,加大对农贸(集贸)市场尤其是冷链食品售卖区域等重点场所人员、环境、物品等监测排查力度,防范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污染风险。对辖区内冷藏冷冻食品加工企业和交易市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场所卫生学要求,改进生产、加工与交易环境卫生条件,切实落实从业人员的日常防护措施和健康状况监测,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工作的紧急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20,在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统筹领导下,定期对环境和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开展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重点加大对疫情高发国家进口食品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