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当前开展的“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就是设置在农村基层的公安机关协助包片民警工作的辅警人员,是公安机关贯彻基层治安管理模式的新形式和新途径。今年以来,我局针对农村警力薄弱、边防派出所警力沉不下去、工作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深入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使农村辅警真正成为了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强化了农村治安防范体系,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现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对“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重要意义

根据东宁市6镇100个行政村人口分散、辖区面积大、警力有限的具体实际情况,推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优势,是公安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当前,“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带动和发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公安工作,参与公安工作,共同构筑深居基层一线的治安堡垒,用100个村庄的稳定换取全市和谐平安的社会局面,对创建平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公安工作贴近群众的需要。为切实改变农村地区公安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做好农村警务工作,切实将农村辅警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有效增强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治安防控等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让公安工作更加接地气,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解决驻村警力不足的需要。当前,我市7个边防派出所处于公安边防改革的重要时期,警力严重不足,有的驻村民警要负责四个村的警务工作。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加强农村辅警队伍建设是解决驻村民警警力不足的最好办法,农村辅警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好的工作效应,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需要。农村辅警联系群众最广泛,治安状况最熟悉,能及时处理各类治安问题和民间纠纷,大幅减轻公安机关的工作压力,使公安机关能够集中精力办大案要案。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农村辅警队伍对今后开展好各项公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确保“一村一辅警”工作“高起点推进”。

一是党委政府高位推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书文多次深入基层村屯开展调研,专题听取市公安局“一村一辅警”工作的汇报,决定将农村辅警的服装费、工资待遇纳入财政预算,全力助推“一村一辅警”工作。二是公安局党委深入部署。副市长、局党委书记、局长闫剑华在反复调研论证、听取汇报之后,组织研究制定了《东宁市公安局“一村一辅警”管理规范》、《“一村一辅警”工作指导手册》等指导性文件;党委成员、国保大队长冯兴全从岗位设置、人员选配、工作职责、业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保证“一村一辅警”工作强行入轨、强力推进。三是乡镇支持不遗余力。各乡镇与派出所共同选拔配备农村辅警,由镇政府和村支部联合推荐优秀的村干部、治保主任、民兵连长、退伍军人等人选,采取驻村民警推荐、群众测评等程序,将政治最坚、素质最优、作风最硬的人推向工作岗位,并严格按照《牡丹江市公安局“一村一辅警”培训大纲》,选派法制、刑侦、治安、消防、边防大队等部门的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增强农村辅警的业务技能和实战本领。目前,96名农村辅警已全部驻村上岗。

(二)注重实效,确保“一村一辅警”工作“高效率运作”。一是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认真搜集社情、民情、舆情动态,对各类不稳定因素、苗头进行逐个排查,第一时间预警,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民警,为打击违法罪犯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年初,两名粮贩在永和村收大米,当粮食装车后,要求村民明显低于市场价出售。永和村农村辅警洪太赫得知情况后,对两名粮贩进行批评教育,将此事件予以调解,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二是当好农村治安防范的指导员。及时对重点人员进行监控,组织发动治安积极分子开展义务巡逻,指挥治安积极分子开展巡逻防范,全力压降案件,消除治安、消防隐患。近日,全市共聘请了500名义务巡逻员,并组织了学习培训,对全市10个社区、100个行政村屯治安巡控形成了全覆盖。三是当好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员。通过法制宣讲、送法上门等形式,加强《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广大群众法制意识。永和村辅警洪太赫在村委会、商店、饭店等村屯内人员聚集场所张贴宣传标语,张贴发放宣传单200余份,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守法意识。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法制宣传活动2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到近万人次。四是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积极配合驻村民警、乡镇司法和民调组织开展工作,大力化解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扩大升级,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大肚川镇石门子村辅警王君义被市司法局评为“金牌调解员”,每年调解民间纠纷10余起。

(三)完善机制,确保“一村一辅警”工作“高标准发展。

一是建立领导包镇制度。局领导分别包保6个乡镇7个派出所,每周深入边防派出所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形式,对“一村一辅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一村一辅警”工作。二是建立农村辅警协调制度。各派出所负责对农村辅警进行检查督导,包片民警每周听取农村辅警的工作汇报,检查巡逻防范、走访宣传、村图制作等工作,并向派出所通报各村治安状况;每月组织农村辅警召开一次通报会,农村辅警轮流汇报工作情况,共同研究辖区农村辅警工作,并适时组织义务巡逻员进行培训。三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户政大队制作了《辅警工作手册》等工作簿册,由农村辅警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填写,由派出所每季度代理考核,以实际业绩作为评分标准,年终对表现突出的农村辅警,要予以集中表彰奖励。

三、对健全完善“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的思考

(一)应该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得到较大整合,但短时期内农农村辅警力配置难以完全适应要求。由此可见,推进落实“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决克服个别农村辅警身上临行性工作的错误观念,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牡市局公安党委、东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信心,强化韧劲,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一村一辅警”警务开展情况,争取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解决农村辅警的工资、服装的问题,保证“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常态化开展,避免出现“一阵风现象。

(二)应该在培训管理上再提升。科学合理地研究制定农村辅警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做好技能培训和体能训练;进一步完善健全农村辅警工作量化实施办法,对农村辅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加快落实奖惩机制、末位调整等有效措施强化队伍管理;在村主要路口和人员密集区域悬挂统一制作的农村辅警提示牌,将农村辅警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向社会公布,方便村民联系和社会监督。

(三)应该在工作作风上再扎实。发扬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一如既往地把农村辅警工作做好、做深、做实,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社区(农村)警务工作的排头兵,保证能在第一时间收集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发现社会稳定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大局和社会公共治理的新力量。

(四)应该在媒体宣传上再加强。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农村辅警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让广大群众切实了解农村辅警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农村辅警工作,形成人人支持农村辅警工作、人人参与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