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在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

日期:2011-08-18  发布人:  作者:  来源: 浏览量:9173
     

 

 

侵华日军在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

 
——东宁要塞
 


东宁县党史研究室 抗战课题调研组 

(2007年6月)  



     在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的东宁县境内,有一片饱经战争炮火洗礼的土地。在那里,触目惊心的军事堡垒残骸漫山遍野,神秘莫测的地下要塞遗址隐藏在山坳深处,还有那荒草丛中掩埋着无数中国劳工的坟冢,这就是曾喧嚣一时的日军东宁要塞遗址。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是伪满国境14处要塞群中唯一以进攻目的为主设计修筑的庞大而坚固的永久性阵地群,被关东军认定为“一级阵地”,并自誉为“北满永久要塞”。在东部国境正面主攻战场是掩护主攻部队发起侵苏战争最前沿的火力支撑点和梯次进攻的策源地。 其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部,分布在中俄边境正面17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东宁中俄边境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陆路接壤,其中陆界80公里,水界90多公里,是通往俄罗斯远东的重要通道。 
     东宁要塞范围南起大肚川的干河子沟,北至绥芬河接壤的十八盘山,东起三岔口镇麻达山,西至老黑山的炮弹沟,正面宽110公里,纵深50多公里,主要工事分布在距边境3—5公里 。 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边境,东宁日本关东军主力仓皇逃窜,只留下少数日军在地下要塞里负隅顽抗,直到8月末,他们才走出山洞,缴械投降,成为日本宣布投降后仍然负隅顽抗而最后一批投降者。至此日军所谓的“东方马其诺防线”彻底覆灭,东宁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终结地”。 
     一、庞大的军事要塞群 
1933年1月10日,日本关东军在石田荣雄少佐的带领下,侵占了东宁。1934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第三任司令官菱刈大将发布了“关作命第589号”《关东军关于在国境地带东宁、绥芬河、平阳镇、海拉尔附近修筑阵地》的命令 。 1935年秋,日本关东军第四任司令官南次郎乘飞机亲赴东宁视察。随后,日军便开始沿边境大量增兵,大规模修筑东宁军事要塞。 
(一)勋山(夕阳ゲ丘)要塞。

 

 


     勋山要塞依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北坡平缓,东南坡陡峭,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在面向前苏联边境一带的山高三分之二处,有4个“洞口”为隐藏的炮位。北坡有3个洞口与上面的碉堡贯通。地面西侧有3条160米长的并列战壕,与西北侧的长276米、宽6米、深3米的防坦克壕相互连通。西南角道北有1条5米宽的简易军用道路,通往山下的南山村和太阳升村。军用路沿南侧山崖边缘通往山下,修筑了与之平行的236米长的战壕1条。公路往东北延伸是当年修筑的一处狼狗圈,宽5米、长38米、高4米左右。地下甬道、房间保存基本完好无损,1998年末已清理出通道1163延长米,大小房间21处,共446平方米,有指挥所、兵室、发电室、弹药库、水池、炊事房、泵房等,分上、中、下3层,四通八达,并安装了照明设备。1999年6月18日,东宁要塞管理委员会在其中一个较大的房间内建立了“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陈列馆”在此展出日军遗留下来的罪证遗物400余件、照片216幅、资料22份。 
(二)胜哄山要塞 
胜哄山要塞位于勋山要塞东侧与勋山要塞隔沟相望,分东西两部分,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通往东胜哄山有一条5米宽的简易军用道路。东侧有6处碉堡遗址,北侧有3处碉堡遗址,南侧有一条南北向战壕。战壕以东20米处有一条长16米、宽8米的地面工事。战壕的北侧8米以外有一处20米长、8米宽的地面工事。工事以北6米有2处碉堡遗址。了望塔西180米处有一口15米深的竖井,竖井西80米以外有长40米、宽12米的棚盖式地下弹药库,其中弹药库与棚盖式通道相连通,一直延伸到西胜哄山阵地。西胜哄山现能进入的地下甬道只有40米,有一间长12米、宽4米的大房间,其它部位全部塌陷,无法观察实际情况。地面现存的碉堡遗址、炮台遗址多处,战壕绕山头一圈,约200米。东胜哄山要塞地下甬道房间有战地指挥所、监视所、包带所、发电室、航空无线电室、炊事房等。该要塞破坏十分严重,多数地段被炸毁,只有两个洞口能进入洞内。东西胜哄山没有堵塞的洞口甬道长1946延长米,房间总面积1007平方米。据资料显示,此要塞当为东宁地区最大的一个。 
(三)朝日山要塞 
朝日山要塞位于胜哄山的东北侧,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现只有一处竖井能进入要塞内100米,甬道顶部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但均已破坏。紧挨竖井地面以东有一条15米长、5米宽的地面工事,工事往北至东南有一条2米宽的战壕。竖井以西35米处有一处12米长、12米宽的地面工事。工事东南角13米处有一个10米直径的大碉堡。碉堡往西延伸一直到胜哄山有一条300米长的防坦克壕。碉堡东部2米有一个7米长、3米宽的小型地面工事和碉堡,全部被炸毁,只有残址可见。 
(四)麻达山(勾玉山)要塞 
麻达山要塞位于绥芬河左岸庙沟村以北处,占地面积约67.5万平方米。当地老百姓因此洞结构复杂,进入容易使人迷失方向,称之为“八卦洞”。其地面工事依山脉走向设计。要塞的所有洞口全部被炸毁堵死,只能从一个排风孔的竖井进入。竖井深16米,直径1.5米。竖井以南110米处有堵塞的洞口。竖井西侧140米有碉堡址一处,碉堡址以西是两处堵塞的洞口。竖井西北角340米处有重炮阵地一处。重炮阵地以北有3处碉堡,竖井东侧340米处有2处重炮阵地,重炮阵地东北220米有碉堡址2处。整个山脉的南部、西部有纵横交错的战壕、防坦克壕、棚盖隐蔽部等多处。永备水泥工事多数被炸毁,只有残址可见。该要塞地下甬道能进入的有3个水泥被覆的房间,20平方米的炊事房,三个炉灶,大房间有70平方米左右都是水泥被覆的。在主巷道墙设有安装暖气片用的凹槽。巷道全部用水泥被覆。主巷道南端已被堵死,究竟有多长,目前尚不知。据“东宁文史资料”记载:“该工事依山脉走向设计,长约10余里。1945年8月,日本关东军投降前,曾将几千名劳工骗入洞内,然后用砂石将洞一段段堵死。从此这些劳工就永久被埋葬在里面。”在下山沟口处,有一花岗岩石“忠节碑”,落款为“第三师团东宁支部”,还有一处自来水泵房遗址。 
(五)三角山要塞 
三角山要塞位于麻达山要塞西部的一座高山上,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是边境沿线第一制高点。从三角山的中部至山顶峰,布满了各种工事,1—2米厚的水泥块随处可见,交通壕、防坦克壕在山腹上纵横交错。整个要塞工事从山的中部至顶峰约有一平方公里范围。工事全部是钢筋水泥结构,厚度达2—3米,可以抗御30mm以上大口径炮弹和一吨重的炸弹的轰击。山下有一条盘山道直达山顶,非常陡峭,吉普车需间歇向上行进。山的西北部100米处有一口水井至今还有水。在山的南坡中部有一个未挖完的山洞,宽约3米,高2.5米,深度有50米。三角山要塞现找到3个洞口,在山顶峰有一个洞口,洞口东侧100米处,有5个碉堡、1个重炮阵地,洞口以西190米处还有一个碉堡遗址、1个重炮阵地。交通壕、防坦克壕还清晰可见,其它工事全部被炸毁。 
(六)409高地(武勇)要塞 
409高地位于庙沟东山,山上有一个洞口已被利用,山上的碉堡、炮台有四五十处均被炸毁,至于有多大还有待于进一步勘查。 
在东宁要塞除了上述大的要塞外还有:北天山、南天山、大石砬子、鸟青山等要塞群。 
二、军事指挥系统与兵力部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侵占东北继而实现进攻前苏联的目的,在中苏边境地带秘密地修筑军事要塞的同时,还不断向边境地带大量增派军事力量。据《东宁县志》记载,东宁、绥阳驻扎有三个师团与一个国境守备队。驻东宁地区的关东军不仅数量多,而且兵种齐全,有步兵、骑兵、坦克兵、装甲兵、通讯兵、航空兵、各种炮兵、工程兵、舟桥兵、汽车兵、卫生兵等。兵力部署主要分布在三岔口、东宁等地。 
(一)三岔口前沿阵地的日本驻军 
驻扎在该区域的是日军关东军第一国境守备队,即独立混成132旅团。其中,7703部队驻庙沟,是步、骑、炮兵混合部队,约2000人,部队长是大佐;777部队驻庙沟口;4906部队驻矿山村(原反修二)、高安村、三岔口,约1000余人,部队长是大佐,有坦克20余辆;5409部队驻东缸窑沟、东绥、泡子沿、佛爷沟(今胜利村),约1000人。 
(二)东宁一带日本驻军 
驻扎在该区域的是日本关东军第三师团,前线防卫司令部设在这里,驻马家大营,即万鹿沟。其中,谷地沟驻炮兵、工程兵约500人;麦地沟驻步兵约300人;穷棒子沟驻步兵约300人;929部队驻东宁镇,部队长是大佐,步、炮兵1000多人;葫萝卜葳驻坦克部队,拥有坦克100辆,部队长是大佐,约1000人;川胜部队驻大城子南沟上屯,骑兵约500人;胜野部队驻大城子南沟下屯,炮兵约500人。 
(三)大肚川一带日本驻军 
驻扎该地带的是日本关东军第12师团,司令部设在新城子沟。2638部队驻大肚川村西,是汽车运输部队;2600和2601部队驻大肚川村北,步兵约1000人;499和763部队驻大肚川村南和村东,骑兵约1000人;369部队驻石门子村南,辖拌子房高地,步兵约500人;108部队驻石门子河东,辖母鹿山高地,步兵约500人;2643部队驻老城子沟、新城子沟一带,步兵约1000人;7773部队驻草帽顶子、胯子沟、四人班、马营等地;从佛爷沟到白刀子山,驻有日军两个混合联队,约1000余人。 
(四)绥阳、绥芬河一带日本驻军 
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驻防原绥阳县城。师直属机关,约300人。师团直属龟本部队,有凤凰山电台和无线电中继所。师团下辖三个旅团,驻扎在绥芬河、绥西、二道岗子。 
绥芬河旅团辖步、炮兵5个联队(团)、2个大队,约12,000人。绥芬河独立守备队,驻绥芬河市内,辖581.1高地,有步、炮兵约500人;299部队,驻天长山,辖719.1高地,有4门1尺多口径的大炮,约6000人;313部队驻万鹿沟岭西887.9和883.1高地,步、炮兵约1000人;868部队驻鸟青山641.7高地,步、炮兵约1000人;×××部队驻五花山647.1高地西坡,步兵500人;894部队,驻十八盘岭西,辖南天山、北天山,步、炮兵约2000人。 
绥西旅团,辖9个联队,1个大队,约17,000人。其中:小林部队驻绥阳柞木台子,步兵3000人;青木部队驻柞木台子,炮兵约1500人;自动车部队驻柞木台子,约500人;6233部队驻柞木台子,步兵约1500人;琢田部队、岗岛部队、白银部队同驻绥阳北山,每个部队步兵1500人;凤早部队驻东大荒,工程兵约1500人;八里坪守卫仓库部队,步兵约1500人。 
二道岗子旅团,下辖2个联队,2个大队,约10000人。其中:2633部队驻南天山河西,陆军仓库约300人;848部队驻二道岗子岭西,炮兵约2000人;343部队,驻二道岗子岭西,骑兵约500人;152部队,驻二道岗子岭上,运输兵,有汽车50辆,约500人;装甲部队驻二道岗子岭东,有坦克30辆,约500人;220部队,驻二道岗子岭西,卫生兵,有医务人员200人,士兵100人。 
(五)老黑山一带日本驻军 
1933年,日本占领东宁后,陆续在老黑山、南村、万宝湾等地设置日军守备队。1936年后,陆续增加日本驻军。西老黑山驻有121部队,步兵约500人,小煤矿附近驻炮兵、步兵约500人。黑营、山洞一带驻步兵约1000人。 
(六)道河一带日本驻军 
道河常驻守备队,分驻碱场沟(今和平)、通沟等地,约500人。 
三、完备的军事与军用设施   
(一)永备工事 
据1945年《苏军远东战役资料汇编》第103页记载:“东宁筑垒主要工事有永备火力发射点402处,土木质火力发射点511处,战斗指观所111处,钢筋水泥掩蔽部100处,钢筋水泥顶盖和钢帽堡4处,火炮和迫击炮发射阵地79处”。另据东宁要塞考查组证实,日军在构筑东宁要塞的同时,还在境内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暗堡、炮台,苏军对日作战时大部分被炸毁,已发现完好的有:在东宁镇西石门子有暗堡一处,约100平方米,三面有射击孔,后面有交通壕,内设值班、休息、指挥等房间。正前方500米处有两个明堡。绥阳柞木台子北山暗堡、老黑山和光明村暗堡、绥阳镇二道岗子暗堡、庙沟与东大川中间(三角山附近)明堡,神洞还有一个碉堡,均为钢筋水泥结构。考查组还发现了其它类型的碉堡10余处。  (责任编辑:王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