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有三大人文景观:要塞博物馆、金光寺、中俄互市贸易区。进入互市贸易区,定会看见两幅与众不同的书写体牌匾——“宝玉石文化博物馆”和“书画艺术馆”,龙飞凤舞的行草均出自于市文联主席庄俊刚之手。两个馆门都可以通向书画艺术展览大厅。
书画艺术馆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全市文化日益发展的需求,投资20余万元装修设计完成的一项文化工程。艺术馆大厅南北长大约40米,东西宽约15米,总计600余平方米。棚顶浅黄色天花板镶嵌青色方框,地面铺展着红色的地毯,中间是浅灰色的布展墙。色调搭配合理,空间显得简易而不繁琐、宽裕而不局促,彰显着一种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交合之美。大厅东西中间是一长排中轴墙,中轴墙正中恰好正对着门口,被巧妙设置了屏风,古色古香的屏风中间还是“书画艺术馆”几个大字,虽然和外面牌匾同一个字体,但是在这里别有了一番意境。靠东西主墙各立了几块布展墙,加上主轴墙,里面的布展就形似于一个“国”字,为求视觉艺术效果,这些布展墙一半的一面向里一面向外,错落有致,仿佛让你感觉步入到江南小巷。
一入展厅,两侧布展墙悬挂的就是我市著名画家的画作。
周伟民,中国画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水彩艺术协会会员。除擅长水彩画,指纹画更是他的独门绝技,他的指纹画创作在中央新闻台和2台,做过专题报导。作品被收录到《中国民间一绝名人录》。曾与俄罗斯、韩国、日本、荷兰等国交流、收藏。此次展出的三幅指纹画受到孙尧副省长的高度评价。
李新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东宁市文化馆美术创作员。擅长水彩和油画,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金奖银奖。这次展出的《初春》,刚获得全省优秀奖。
王建军,黑龙江省美协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作品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美术作品巡展。王建军的水彩以画水见长,内容少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场景。多是静默如镜,清澈见底;或是小溪清流,灵动如真,耳畔潺潺。
崔善伟,东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美术》刊物发表,国画作品被美国、韩国和台湾朋友收藏,油画曾在北京和俄罗斯伊尔库斯科展出过。崔老师以善画白菜闻名,他画的白菜栩栩如生,白莹莹的帮,翠绿绿的叶,仿佛是真白菜摞叠在那里,再加上“摆财”谐音,很是招人喜欢。
还有我市王金斗和邱雪艳两位老师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多次在《美术》刊物发表,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中间的主轴墙主要悬挂的是书法作品。屏风左侧是李晓东作品,李晓东,我市书法协会主席,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学书二十余年,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他的笔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作品曾入展全国书画艺术博览交易会。
屏风右侧是罗志刚的书法作品。罗志刚,我市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书法特点软硬兼善、五体兼顾。其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市艺术展获奖,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受到诸多专家、书家的喜爱和好评。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省电视台等均报道过他的事迹。
屏风后是庄俊刚行云流水般的草书,内容是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咏梅》。屏风的左右两侧是葛凤荣、庄媛媛、刘继全这些70后和80后的新秀作品。
东墙左侧有两个剪纸艺术展厅,其一是年轻艺人刘启伟的作品。刘启伟,东宁剪纸协会主席,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牡丹江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剪纸艺术,但她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大团结万岁》、《毛泽东肖像》、《奔马图》、《龙凤呈祥》等大量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金银铜等大奖。 2004年个人事迹被收录《中国民间艺术家》丛书。另一个展厅是民间老艺人孙丕贤的作品,老艺术家虽然人已经作古,但她却给东宁人民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她的剪纸作品《怀抱》,被称为“镇馆之宝”,作品是以999只形态各异的小兔组成的一个大兔,1999年,为庆祝澳门回归,老人特意而作。作品的难度之大、构思之巧、寓意之深立刻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注意,利用国际频道将她的事迹和作品传播世界各地,央视《夕阳红》栏目著名主持人沈力专程到东宁对其进行访谈。
东墙右侧是我市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作品,作品中既有摄影的淡雅空灵,亦有诗歌的浅吟低唱,但更多的却兼而有之,展示了东宁摄影爱好者坚守与自信的精神和对摄影艺术的孜孜追求!为了在一个看似平常的风景里扑捉美好的一瞬,他们把目光投向东宁这片辽阔的土地用黑色的沃土做底色,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的经典佳作;为了把美丽的风景定格成永恒,他们不辞劳苦,爬山涉水,风餐露宿,用珍贵的镜头记录着东宁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那光彩绚丽或凝重深邃的一隅一瞥,记录着东宁别样的风土人情。这里展示的绝不仅仅是东宁美丽的风光,更多的是这个年轻的口岸名城的神韵与富庶,理想与明天。
摄影展墙和主轴墙之间空地,是收藏协会展台,这里展出的只是收藏协会的冰山一角。刘连玉、曲殿凯、李学东、贾君泰等个人收藏物品都在上万件,大都是东宁本地物件,品类包罗万象,时间跨度从远古的东宁最早的人类活动出现到唐代的渤海国及备受屈辱的民国日伪时期,记录了团结文化和五排山城的幽深璀璨。
与收藏展台相对的是柳文英的根雕作品,柳文英老人今年已经83岁,他是东宁根艺美术协会创建人,中国根艺美术家。九十年代初期作品就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美国纽约美中商馆世界博览会展出,其业绩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人物辞海》等多部辞书。
东宁书画艺术馆向大家展示的是我市书画、摄影、根雕、剪纸、收藏6个艺术协会的艺术作品,全出自本地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体现了东宁文化艺术的一个缩影。
建立东宁书画艺术馆的意义:一是满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强烈愿望。大家急切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获得认可价值和商业价值,有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将会大大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文艺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人民的素质和修养。二是展示东宁人的文化精神。在以软实力为竞争主轴的时代,文化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化厚度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动人的魅力。三是增强了家乡人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文:叶宏君 摄影:周伟民 宿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