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聚焦非遗传承保护 助推文化振兴发展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东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非遗保护传承职能作用,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申报工作,为助推全市文化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东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市文化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到全市5镇4个行政村实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和深度挖掘,并由县级评审专家组严格按照非遗项目选拔标准、条件和评审办法评审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本轮评审申报主旨在于进一步增强我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升文化软实力,展现我传统文化品牌。本轮申报非遗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五大类。涉及非遗项目14个及其代表性传承人14。项目分别为东宁市非遗项目满族神话传说《乌布西奔》朝鲜族时调祖传治疗精神病秘方祖传接骨治疗法奔楼头原始脚踏麯制酒技艺根雕技艺葫芦雕刻技艺道河贾氏木耳辣酱制作技艺滩头鱼捕捞技艺刻章技艺鹅卵石画关东剪纸、东北二人转和指纹画。目前这五大类14个项目及传承人作为东宁市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下一步,将按程序递交牡丹江市由市级专家进行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评审、认定、颁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做好保护和传承申报是薪火相传、延续传统、留住乡愁的具体举措。东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紧紧围绕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通过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把优秀非物质文化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宁文化振兴中焕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