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地区剿匪记略

日期:1970-01-01  发布人: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612
     

  1946年夏,牡丹江地区民主联军及绥阳、东宁两县地方武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解放全中国”的战略方针,同东宁地区的国民党特务、日伪残余及封建势力所组成的土匪武装,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自1946年夏至1947年底历时1年半,经过20多次战斗,肃清了东宁地区的匪患,解放了全区人民,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有力的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一)围歼股匪
  东宁地区光复后,受国民党加委主使的王枝林、吴三虎、程玉祥等匪首,组建了所谓挺进军,勾结民主政府内部的孙忠魁、卢凤岐、解景繁、徐佩等密谋叛乱。于1946年5月,先后制造了“五一”、“五四”、“五八”暴乱,颠覆了绥阳、东宁两县民主政府和绥芬河区政府。控制了边境要地,切断了中苏两国国际交通线。
  王枝林匪部叛乱后,杀人放火,横征暴敛,大肆搜集日伪时期遗留的武器、装备,强征扩军,一时之间,扩充至3000多人,配有各种炮23门、轻重机枪多挺、汽车20多辆,扩充后,极力扩大地盘,向南两次攻击大甸子,向西攻击马桥河,扬言进攻牡丹江沿滨绥线西进同国民党中央军会师,匪势嚣张一时。
  为严惩顽匪,1946年5月中旬,牡丹江军区副司令员刘贤权指挥军区二团五个连、一团三个连、十五团三个连、十四团三个连、炮校三团一部及坦克大队两辆坦克,总兵力3000余人,向东线进行剿匪战役。
  5月17日,剿匪部队向盘踞在马桥河之匪徒发起攻击,匪军抵挡不住往东溃逃,进入民主联军伏击圈时,被密集的火力击溃大部,经五个多小时激战,毙伤敌百余人,俘敌百余人,缴获平射炮一门,重枪炮2挺,轻机枪4挺,民主联军收复马桥河。6月1日,民主联军向东宁地区进军,匪军自马桥河一役遭重创以后,范兴山、邢介山、徐佩等率残部二三百人,龟缩在细鳞河设防。匪首王枝林派兵增援,妄图阻击民主联军,战斗开始后,民主联军向匪军占据的南山、北山发起攻击,为夺取制高点,曾发起数次冲锋未果。匪军从绥阳开来火车,将大炮放在平板车上进行轰炸,战斗异常激烈。入夜,民主联军以战斗小组进至敌阵地前沿,用手榴弹消灭敌军,交战至6月3日下午,民主联军坦克赶到,向敌主峰攻击,掩护步兵冲向敌阵地,匪军惊慌逃窜,民主联军战士向敌侧面迂回,与坦克形成钳形夹击,占领敌主峰山炮阵地,缴获山炮两门,俘敌10余人,残敌四散逃命,经三天两夜激战,民主联军收复细鳞河。
  盘踞于绥阳、细鳞河的匪军在民主联军收复细鳞河以后,纷纷向东宁方向逃窜,绥阳的匪军逃走时,将带不走的弹药点燃,烧毁民房60余间。民主联军于6月4日(农历五月初五)顺利收复绥阳和绥芬河。
  民主联军收复绥阳、绥芬河后,稍稍休整,于6月10日向东宁进军,当侦知匪军于万鹿沟设防后,决定迂回至东宁西南向县城攻击前进。在前卫部队到达通沟岭北沟时,突然遭敌正面与东侧山上伏兵袭击,部队被压制在公路两侧浅沟内,刘贤权副司令立即调炮兵和坦克上来,向敌山头轰击,步兵在坦克和炮兵的火力掩护下,向山头发起冲锋,守敌落荒而逃,民主联军夺取山头阵地,缴获敌重机枪座1个,俘敌10余人,粉碎了敌之伏击。
  部队集结后继续向东宁进军,以二团一营两个连,急行军插至东宁以南,向县城进攻,断敌南逃之路,以二团三营两个连及炮连强占碱厂沟,从侧面迂回攻击东宁;以十五团二营三个连从通沟渡河,控制河南高地,配合二团进攻;以一团三营三个连从通沟向北河沿佯攻,牵制敌之主力。
  当二团一营赶到老黑山通往东宁的公路上不久,就听到东北山沟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传来,部队立即散开占领有利地形,不一会,匪军四辆汽车出现在公路上,民主联军战士立即开火,前三辆车上的匪军纷纷跳下车躲藏,最后一辆车见势不妙,掉头往东宁方向逃走,部队迅速向跳下车之匪徒发起冲锋,从三面向敌包抄,匪军举手投降,不到20分钟就结束战斗,俘敌10余人,缴枪10余支,并缴获满载物资的汽车三辆,据俘虏交待,县城匪军已逃走,部队即乘汽车赶赴东宁县城,未遇抵挡,收复东宁县城,救出被匪军关押的干部群众。天亮时,其它部队相继进城。
  驻守北河沿的匪军姜开山营,被一团三营击溃,向北逃往万鹿沟山里,经询问得知,从绥阳等地溃退之敌隐藏在县城北面山里,部队即向北攻击前进,以两辆坦克为前导,掩护步兵向敌射击,北山之敌见县城已被收复,人心涣散,不堪一击,稍做抵抗,即逃往深山,部队在县城内外搜索未及逃走之敌,缴获机枪多挺,炮多门,迫使100余人投降。
  民主联军回城后得到情报,王枝林集结几百匪徒乘汽车从城南反扑而来,妄图夺回县城,前锋已过大肚川。二团王敬之团长迅速率部队在南山布防,以逸待劳。等敌人靠近才打,当敌进到距阵地10多米时,王团长一声令下,顷刻间,密集的子弹射向敌人,手榴弹冰雹般投向敌人,打得匪军尸横遍野,其余连滚带爬,抱头鼠窜。二连长陈大正,副连长曹凤仪率战士端起刺刀,冲下山去,匪徒满山逃窜,跑不及的交枪投降,战斗结束,此仗毙敌40余人,俘敌30余人。
  南山战斗之后,部队跟踪溃逃之敌,到大肚川俘残敌一部,经审问俘虏,得知有大股匪军逃向奔楼头,即决定奔袭该敌。部队克服劳累和山道难行的困难昼夜兼程,追到临近奔楼头时,侦察员报告逃敌果然来此,部队分三路向敌包围,东路正面部队发起攻击后,惊弓之鸟的匪军,未料部队来的如此之快,听到枪响即惊慌逃窜,部队猛烈追击,毙敌40余人,并击毙匪挺进军第二旅旅长安振有,西逃之敌,正在渡河,被部队包围,在一片“缴枪不杀”声中,缴械投降,除逃走一小股外,俘敌180余人,部队无一伤亡。
  民主联军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展开积极的政治攻势,十四团二营在道河,派人到红石砬子的逃匪中进行政治宣传,使挺进军120余人携械投诚。逃到三尖砬子的刘福桢匪部,派匪兵相俊山到老黑山找部队联系投降事宜,第二天,有102名匪徒到南村缴械投降。
  民主联军第二团团直及三营追剿逃敌至绥阳河西一带时,侦察排长杨子荣先后三次捉来匪兵,使团指挥所掌握匪兵姜开山营的情况,立即组织部队夜里奔袭该敌,于滨绥线北大山的一个村子同将要逃窜的姜营匪军交火,被俘的姜副官喊话,“打误会了!是自己人打自己人,都来这里集合。”在漆黑的夜里,匪营长姜开山以下100余人被民主联军活捉。
  当民主联军侦知匪军吴三虎残部及从东宁溃逃之敌,逃窜到五排满天星、红石砬一带后,即派二团进剿,八连在红石砬子沟里活捉上校吴二虎(吴振江)。经政策教育,放他劝降藏匿于深山的上校参谋长吴大虎(吴振山),吴大虎率匪兵数十人来降,为体现政策,将吴家兄弟及降兵释放(不久他俩又上山为匪)。至此东宁地区股匪基本肃清,东线剿匪第一战役结束,民主联军除十五团、二团各一部驻守东宁外,其余各部转战外地。 (责任编辑:东文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