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故事

日期:1970-01-01  发布人:  作者:  来源: 浏览量:4392
     

  妻子是个有故事的人,许多故事回想起来很凄美,让人感动。人常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在我家,妻子却撑起了大半个天。有时我会想,如果当初没有妻子,我真不知道如何走过来这9800多个日子。有时我还会想,如果我和妻子换过来,她做丈夫我做妻子,我肯定做不到她那个份儿上。每当与亲朋好友讲起她过去的事情,大家都无不敬佩妻子的吃苦耐劳和贤淑达理,对妻子比对我还尊重。为此,我也经常沾沾自喜,佩服自己当年的眼光,更是感谢上苍赐予的缘分。

  50年代的婚礼

  27年前的1986年冬天,妻子嫁到我家,艰苦的日子从此就开始了。“一穷二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举目无亲”,这些词儿用在我家是再合适不过了。从这点上看,足见妻子不是个嫌贫爱富的女人。当时我们都在一个偏远的乡镇工作,结婚的新房是在县城的西山坡上租住的,下雨天路很泥泞,自行车都推不上去,还要到下面邻居家拎水吃。新房里除了她二姨帮助打的一套组合柜,再没有大件儿了。家用电器就只有手电筒和电风轮了。一辆我们乡里通往县城的大客车把她这个新娘和不多的亲属接了来,四桌自己家做的“酒席”就把婚礼办了。没有主持人和隆重的婚礼场面,没有婚纱和艺术照,也没有录像和照片“留给未来的回忆”。
  15年以后,我们住进了楼房,我们一家三口去影楼照了全家福,特别跟妻子补照了一张婚纱照。虽然这时岁月的沧桑已经写在了她的脸上和身上,但是妻子还是十分珍惜这张婚纱照,买了镜框镶上,摆在床头柜上,经常一看半天。
  结婚的头些天,我和她去绥阳的农贸市场各扯了两块布料,我做了一套中山装,她做了一件浅粉色的嫁衣。后来听说结婚当天早上,她的亲属们看着她穿这件衣裳挺寒酸,就跑商场去给买了件红花的唐装小棉袄,穿着它上的车。
  结婚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哪个女子出嫁时不想穿戴风光些呢?但是我们没有钱。我家没钱,她家也没钱。我老家在外地农村,年幼丧父,有一个妹妹已出嫁了,家里还有个年近六旬的老母亲。因为刚毕业参加工作才一年多,当时的工资只有70元;又因为在外上学多年,费用都是母亲干农活和妹妹打工挣的钱,所以没有积蓄。她的家庭和我类似,虽然出身普通干部家庭,但也是年幼丧父,姐妹出嫁,家里还有个母亲和上中学的弟弟。她虽然在外工作十多年,但是每月的工资全部交给家用,自己并没有钱。同命相连,处境相同,我们只能办一个简陋寒酸的婚礼。跟现在的年轻人结婚相比,我们很像50年代的“革命友谊”和“社会主义新风尚”时期的喜事新办,不要一分钱彩礼,也不向家里伸手要钱,简简单单就成家了。现在想想,感觉妻子很伟大,没有给我出一点难题,没有一句抱怨。相反,她很满足,而且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其实妻子完全可以嫁个条件富裕的人家,过上丰衣足食的无忧生活,不必嫁给我这个一无所有的穷学生。凭着她标致的长相和省直单位的工作,追求者不少,家里这边提亲的也不断。可是她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我当时也怕她看了我家的情况嫌我穷,但她却说:“只要两人一条心,肯吃苦,将来日子过得不会比别人差。”说实在的,我当时对未来的生活心里都没底,她比我有信心得多。妻子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跟我踏上了一条充满坎坷和风雨的泥泞之路,一走就是27年。

  苦日子过出滋味来

  结婚前我把外地农村的母亲接来一起生活。第二年妻子怀孕了,我们也都调回县城工作。妻子为了多挣奖金和加班补助,一直到生孩子的头一天才休产假。每天挺着大肚子推着自行车走那段回家的山坡土路,有时车上还要驮着米面粮油,赶上下雨天,粘泥把车轮都糊住了,根本不转。有一回下雨后,我中午回家吃饭,自行车没推多远就被粘泥糊住不转了,塞里的泥也弄不出来,累我一身汗,气得我把车子一扔,连锁都没锁就自己走回家了。后来琢磨,我的性格和耐力比妻子差远了,她挺着大肚子每天是怎么把自行车推到山上的家里的呢?人家可从来没生气抱怨过。
  孩子快要出生的头几天,妻子和我商量说,家里攒了500多块钱,咱们买台电视吧。她头一次这么大方,主动提出要买奢侈品,我最爱看电视了都没这想法。我喜欢看电视的程度别人都想不到,即使是现在也经常看到后半夜。1983年我还在外上学,春节放假的时候回来,年前去外地同母异父的姐姐家玩,一看姐姐家买了台黑白电视机,一连几天看到后半夜,人家都在炕上睡觉就我自己在那看,马上要除夕了我还不舍得走。姐夫看我那么喜欢看电视,就说过了年再回去吧。我还真的动摇了,过了年初二妹妹来接我才回家。后来想想真是后悔,为了看电视把母亲和妹妹撇在家里过的年,她们一年才见我两次面,又是全中国人家家盼团聚的日子,太不应该了!
  我没提过买电视,主要是我知道家没有那么多钱。我不知道的是妻子省吃俭用的攒够了钱。她提出买电视主要是两个理由:第一,我母亲跟我一样特别喜欢看电视。那时候一般人家有电视也都是黑白的,很少有彩电,大的彩电就更少了。母亲来到我家后,每天晚上去坡下面的邻居家看彩电,经常是人家都睡觉了她一个人在客厅里看。妻子的意思是母亲总去人家看电视不太好,自己有了就不用摸黑儿去别人家看了。第二,她马上要坐月子了,一个月的时间呆在家里也很腻烦,有个电视看可以解闷。这算是她为自己想了一次。我自然是十分同意了,也没用我操心,第二天,妻子自己去买的,熊猫牌14寸黑白电视机,花了460元。同样,又是她自己挺着大肚子用自行车推回来的。我们的小家里,终于有了第一个大件儿,时间是1987年10月21日。我为什么记那么准,因为那天是儿子的生日,妻子可能是因为白天往坡上推电视机抻着了,半夜里孩子就提前出生了。记得那天中午回家,看到妻子坐在那,通红的脸上都是汗,直喘粗气,身边一个大纸箱子,里面装着电视机。当我把电视机接通调出节目时,她的红脸蛋笑得像花儿一样。这是我们结婚后最开心的一天了,因为这电视机虽然小,还是黑白的,但这不是我们跟父母要的,而是我们自己用辛苦钱买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孩子出生后,日子就更紧张了。当时我和妻子工资加起来有160元,如果没有家庭负担,这些工资生活起来也蛮不错的。可是我家不行,别人家可能是底子薄,我们家是没有底子,而且用钱的地方太多。每月房租30元,给母亲零用钱50元,孩子托儿费30元,剩下的是煤米油盐水电费了,可以说是“月光族”。孩子小时候气管不好,加上在幼儿园上火,经常咳嗽,严重时就是肺炎,吃药不管用,经常得打针,有时一打就是个把月,钱就更不够用了。有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和妻子抱孩子去老县医院的门诊看病,医生开完针剂处方,我们一看兜里钱不够,我在医院走廊抱孩子等着,她赶紧跑回单位向同事借钱,回来交上费再打吊针。 (责任编辑:李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