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牡丹江日报一版以《“小木耳”背后的“科技范”》为题,对“我市大力提高黑木耳产业科技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升质量效益,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实现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继续领跑全国的先进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
文章提到:东宁市以落实牡丹江市委“人才强市”战略为契机,通过汇聚本地乃至全国一流人才和创业资本,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升级、领跑全国的重要力量。作为“全国优质黑木耳第一市”,东宁靠科技创新形成了推动黑木耳产业持续发展的理想环境。
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了替代料栽培、菌糠综合利用等10多项课题研究,革新了装袋机、窝口机等30多款菌用器械设备,独创并推广了棚室挂袋、春耳秋管、越冬耳栽培等20多项新技术,在黑木耳产业科技创新领域走在全国最前列。时至今日,依托专业人才和科技成果推进黑木耳产业升级,成为东宁许多企业实施项目建设的突出特点。东宁润乡山产品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宏福、顺德峰兴盛永、山友3家黑木耳产业相关企业正在努力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东宁黑木耳加工企业已开发出即食木耳、木耳酱、木耳脆片等新产品。这不仅延伸了产业增值链条,还拓展了更广泛的国内外销售市场。
近年来,我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黑木耳“六化”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食用菌生产资料物资供应,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社会化分工,黑木耳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黑木耳产业呈现优质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效推进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牡丹江市委“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东宁黑木耳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继续领跑全国,努力将黑木耳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